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张家港市教改专项课题>详细内容

张家港市教改专项课题

花木资源与区域游戏有效整合策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4 15:12:25 浏览次数: 【字体:

花木资源与区域游戏有效整合策略

摘要: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如何将花木资源创造性的融入区域活动环境中以满足幼儿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环境意识等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花木 优化 区域游戏

有“花木之乡”美誉的尧塘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幅油画。春天,黄灿灿的迎春花开了,密缀枝头,金黄耀眼;粉粉的樱花像一个个优雅的芭蕾舞演员在枝头舞蹈,夏天,荷花开,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脱俗的仙女;秋天,整个尧塘都弥漫着桂花的香甜,最吸引人的是那一团团、姿态万千、五彩缤纷的菊花;冬天,点点腊梅盛开在凛冽的寒风中,像翩翩起舞的小黄蝶。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

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同时本土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与幼儿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和幼儿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幼儿多方面信息刺激,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身临其境,使幼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索,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成为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人的发展目标,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笔者在区域游戏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花木资源,培养幼儿在观察、审美、语言等方面的能力。现在本人在工作中得一些做法作简单叙述。

一、美化区域布置。

1.美化区域牌。通常的“区域牌”往往只注明是什么区,幼儿对文字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形同虚设,幼儿难以分清且不美观。我们的做法:1.用藤蔓植物装饰区域牌的四周,并用四季的花朵来区分活动区域,使幼儿一看就知道这是哪个区域。区域牌上的花朵,小年龄班可以用照片的方式展示,大年龄班可以用简笔画、折纸、手工、幼儿自己绘画的方式展示。这样幼儿不仅知道了活动区还认识一些常见的藤蔓植物、一年四季的花。2.收集造型美观的树枝加以装饰并悬挂作为区域牌。在树枝上我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粘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如:春天贴上嫩绿的柳叶、红红的枫叶、油亮亮的绿萝;夏天是又大又圆的荷叶、扇子一样的芭蕉叶;秋天换上黄色的银杏叶、梧桐叶;冬天则是白雪盖着的松针。幼儿既认识了各种树叶和生长的季节还不出教室就能欣赏到四季的美景,真是一举两的。这些树叶,小年龄的孩子可以涂色或拾捡,大年龄的孩子可绘画、折剪、拓印。

2.美化进区卡。区域环境中每个区域要有明显的图文标记和合适的画面解释,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能暗示引导、协调并控制幼儿的行为。我们刚开始设计的进区卡,只是在简单的图形卡片上贴上幼儿的照片或写上幼儿的学号,毫无美感可言,也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们的做法:1.小年龄幼儿根据不同班级选择不同的花朵,并在花朵上贴上幼儿的照片。如小一班的进区卡是桃花、小二班是向日葵、小三班则是荷花等。在各区域的柜子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用绿色卡纸做的花茎、叶子。游戏时,幼儿在将进区卡插入花茎时感受花开的美丽,同时“开满了花”则是提醒幼儿该区域人数已满。幼儿在选择区域时不仅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能感受这些花的美丽。2.大年龄的幼儿可以自己根据区域设计不同的花朵进区卡。如表演区(玫瑰)益智区(郁金香)美工区(向日葵)建构区(迎春花)科学区(风信子)角色区(紫薇花)阅读区(桃花)。进区卡不仅是幼儿游戏时的一种工具,花朵进区卡上还承载了花木的知识。幼儿在拿到进区卡后和其他幼儿认识一下花朵名称、了解它的开放季节、观察到花的形状和颜色。

3.划分游戏区域。我们通常用区角柜来划分班级中的每个区域,个别班级还会用到吊饰。我们做法:1.我们利用竹子来进行空间区域的划分。在两个区域的中间树立一根根有间隙的竹子,竹子有效的分割了区域,中间的间隙还不妨碍区域之间的互动。同时挺拔的竹子让人神清气爽、绿意盎然,潜移默化的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2.用藤蔓植物做吊饰,分割活动区域。如:阅读区是比较安静的区域,我们通常会把这个区域放在一个光线充足且独立的空间。即使这样,在阅读区活动幼儿还是会被其他区域活动的幼儿打扰。我们用长长的藤蔓植物(蔷薇、爬山虎等)来“彻底”分割阅读区和其他区域,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幼儿在里面阅读,不仅光线充足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妙不可言。

二、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1.美工区,在画画、剪剪、贴贴中欣赏花木之美。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特别是美工活动很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可是老师有时却要为美工活动的开展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费时又费力。但在我们幼儿园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种子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来。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树叶如:红枫、银杏、梧桐等,巧妙的运用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少的不同,粘贴到在卡纸上画出的各种物体的轮廓上,这样一幅一幅的树叶贴画就做出来了。看着这些运用花木材料创造出来的作品,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而感到惊叹!在操作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剪、粘、贴、画、构图等技能,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又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阅读区,在看看、说说中感受花木之语。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无字书,花花草草更是一本妙不可言的书。我们在阅读区中投放了许多花木的图片和书籍,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中知道了花的名称、花儿开放的季节。小年龄的幼儿看着图片可以学说完整的句子如:粉色的桃花在春天开放。红色的美人蕉在夏天开放。黄色的菊花在秋天开放。白色的水仙在冬天开放。大年龄的幼儿则可以创编儿歌。如: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暖和的春天来到了,桃花桃花朵朵开。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炎热的夏天来到了,荷花荷花朵朵开。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凉爽的秋天来到了,菊花菊花朵朵开。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多多开?寒冷的冬天来到了,腊梅花儿朵朵开。

3.科学区,在猜猜、想想、做做中探索花木之谜。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当他们对事物感兴趣时,我们可抓住这个契机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如“我的花死了”这一兴趣内容引导幼儿猜想造成花死亡的原因,来生成认识植物的根系、植物对水份、阳光、温度的不同需求以及对害虫的预防和农药安全使用等系列活动。“植物需要营养吗”根据这个提问我们开展叶脉书签的制作、会变色的玫瑰、康乃馨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亲自操作了解到植物是通过细微的脉络来输送养分的。

三、挖掘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1.自然角里的科学教育。幼儿园里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幼儿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现象及科技产品等都是教育内容。而自然角里的科学教育则包括了种植、养殖、观察、实验等各方面,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纲要》中也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有各种花,树叶也发生了变化,幼儿们收集和采集了各种各样树叶。大年龄的幼儿把各种叶子分门别类地贴上标签,让幼儿观察、认知。让幼儿把自己对树叶的了解通过口述、绘画等内方式进行记录、表述。如幼儿在填写时说:“银杏叶是黄色的,像一把把小扇子。秋天来了,你就变成了黄扇子啦!”再如“月季怎样繁殖”,把月季的茎、种子、叶片放在土里,让幼儿观察茎、种子、叶片在土里的生长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记录进行比较,让幼儿明白有的植物是通过扦插进行繁殖的。另外在每个班级里孩子们都自己种植了一种植物,通过他们自己给植物浇水、照料,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另外通过用图画、表格、文字和口语等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过程和结果,促进幼儿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态度。

2.自然角里的审美教育。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艺术品。自然角里的每一朵花、一片叶子、一根树枝、一块石头、一条鱼……这些都是幼儿开展认识、探索和欣赏活动的天然物质条件,也是幼儿进行操作和创造的天然材料。大年龄的幼儿将各种树叶粘贴成一幅有远山近水、小桥流水、草屋前以棋会友的山水画,多么奇妙的创意!幼儿在观察自然角中的植物,还能感受藤蔓植物的弯曲、缠绕之美、吊兰的垂吊美、各种花朵的颜色美!幼儿看了这些美丽的花花草草必然激发他们的创作,因此我们在自然角放置了画板,让幼儿进行创作,用画笔表现花木的美。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多样性、自由性、趣味性,花木更是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将连续不断地挖掘花木在区域环境的教育作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继续努力。

终审:教科研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